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与应对
2016-01-20

李雪梅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安徽淮南 232001  

摘 要:网络的迅猛发展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西方价值观念的网络传播带来民族文化的迷失,个人主义的极度张扬导致集体主义的弱化,网络监管的无序失衡使大学生群体深陷知行不一的矛盾之中,网络的双向互动挑战着传统意识形态传播的单向度,后喻文化时期的网络文化反哺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出发,要提高网络安全与信息防范的底线思维意识,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创新理论传播的方式方法,整合校园文化大环境。

关键词:网络;高校意识形态;风险;应对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意识形态作为“一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自觉反映形成的理论体系,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观点,是该阶级、该社会集团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思想理论依据。”[1]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这“三个事关”,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道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高校作为知识、人才的汇聚地,是意识形态传播的中心和前沿阵地。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场所,成为高校师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基于其上而兴的网站、微信、微博、飞信、QQ、贴吧等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发展最迅猛、影响最深广的强势媒体,“每日必网”“无时不网”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常态,这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拓展了时间和空间。网络上各种信息的交汇扩散,社会思潮的交锋较量,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对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已成为高校新的思想文化宣传和政治斗争阵地,同时也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

    1.网络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

1.1西方价值观念的网络传播与民族文化的迷失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西方反华势力通过意识形态渗透分化、西化中国及其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手段、新阵地。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经宣称:“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这种技术,因为它要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3]西方国家凭借其在经济、军事和科技上的优势,利用网络渠道,采用各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中国兜售、传播他们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诸如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社会思潮,力图从根本上动摇我国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以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进而威胁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和国家整体安全,消解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思想文化根基,已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失控。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个性张扬,思想激进,自控力相对较弱,但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和兴趣都极为强烈,甚至是对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思想观念也并不反感。网络交流的自由平等与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高效使网上各种思潮泛滥,这些思潮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倾向和价值观,为青年大学生在价值和信仰上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使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淡化倾向。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洋节文化”、“星座文化”等使大学生长期处于过度接受西方文化信息影响的状态,客观上已经弱化了大学生群体的民族认同感,让大学生在对待民族文化问题上无所适从,逐渐迷失了自我。正如阿尔温·托夫勒在《力量转移》一书中所说:“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4]

以美国为例,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推销其政治制度、价值理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的主要平台与工具,“美国对全球电影、电视、录像业的控制甚至超过了它对飞机制造业的控制。” [5]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一代受其影响颇深,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向度等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严重影响了青年的民族认同感。

1.2个人主义的极度张扬与集体主义的弱化

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最大的不同是网络交流的自由平等,网络没有国界,不分民族和种族,也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个人”成为真正的主体,个体的所有行为完全听从于自我意识的支配而不必受到现实社会中的诸多约束和限制。很多年轻人认为网络已经成为完全展现个人精神的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解放和平等,个体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弘扬。这种“自由”是吸引年轻人沉迷其中的主要原因。正如小布什曾经的预言:“如果因特网以在其他国家发展的那种方式进入中国,那么自由将迅速在那片土地上站稳脚跟。”[6]这种个人主义的极度张扬必然引起的后果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的膨胀,长此以往,毫无疑问会导致集体主义的弱化。它使国家长期培养的集体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信仰发生危机,可能渐渐地消磨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中国社会的价值基础、政治共识等都呈现不同程度的缺失。

1.3网络监管的无序失衡与大学生群体的知行矛盾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存在,网络信息的传播手段较为隐蔽,传播成本低廉,信息来源广泛自由,任何个人或组织对信息的发布都可能逃脱政府的监管,并以较低的成本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导致网络上经常充斥各种垃圾信息。如果说在传统的信息传播领域(如广播、电视、电话、电报、出版物等),国家还可以实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的话,那么在网络空间,多重机构涉及其中,实行分散化的管理,没有一个实体(如国家、公司和个人)能够完全控制整个网络。[7]而青年大学生大多欠缺一定的辨别力和自控力,很难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美国密执安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詹姆斯·米勒认为:“一个人接受的信息超过他能处理的极限时,可能导致紊乱。”[8]这种“紊乱”的直接表现就是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可能摆脱现实社会的各种束缚,放弃责任,放纵自己。他们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甚至会在不健康的信息中迷失方向,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疏远。当前在青年学生中部分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他们认同集体主义,认同先公后私的道德观念,但在实践中却推崇个人主义,先己后人;他们认识到诚信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却大量存在;他们认同社会公德,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不遵守社会公德的现象。这些知行不一的矛盾表明青年学生内心遭受着剧烈的道德冲突。

1.4网络的双向互动与传统意识形态传播的单向度

传统的高校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和渠道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主要的传播载体是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宣传栏,以及党课团课、宣传讲座等,采取集体学习、座谈讨论、个别谈心等传播方式,这种具有强制性、集中性、单向度的传播体制决定了作为意识形态构建者的政府和高校同时也是信息的控制者,大学生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这基本是以单向、灌输和说教的方式进行的,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集中统一的、受时空限制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度传播体制。

网络传播则以双向、互动、隐匿、平等的传播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的机会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大学生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创造者、发布者,他们可以自主地制作网页,自由地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各种方式传播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它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沟通和思想交流的方式,加速了传统意识形态控制力的退化,加剧了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力,使传统意义上属于国家控制的信息发布和封锁被打破,意识形态构建者已经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对社会信息进行完全的管制和垄断,自上而下式的传播体制难以为继,以灌输方式为主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在网络上已大打折扣,这必然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能力提出挑战,意识形态传播观念、传播体制和传播手段面临巨大冲击。

1.5后喻文化时期的网络文化反哺

网络的快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化传承的方向。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文化的传承方向来说,总是上一代向下一代传递,是一种正向的流动过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传授知识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自上而下的教育过程。但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这种正向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承方向或教育方式发生了逆向性的转变。

二十世纪美国杰出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从不同文化传递的视角,将时代划分为“前喻文化时代,并喻文化时代,后喻文化时代”。前喻文化是指长辈向晚辈传授知识经验,并喻文化是指长辈和晚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是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经验,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文化。[9]这是对几千年文化传承的颠覆。凭借科技发展和对新生事物的主动接纳,作为受教育者的青年大学生思想丰富、自由、开放、活跃,他们不仅垄断了网络话语权,还在消费意向、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社会态度等层面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者。他们对教师权威的角色产生了质疑,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了逆反心理,他们不再局限于一种教育方式,也不再只接受一个方面的教育内容。这被称之为“文化反哺”现象。[10] 面对“文化反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如何对后喻文化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意识形态这一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得势。网络时代的来临,确实给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一定的冲击与挑战,但同时,现代网络技术的出现也为我们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高校要以全新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应对网络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

2.网络背景下高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应对策略

 2.1提高网络安全与信息防范的底线思维意识 

网络信息因其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和意识形态性,才成为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11]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13]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提高网络安全与信息防范的底线思维意识,深入推进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底线思维是一种系统战略思维,即在制定规划、实施决策、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都有不可跨越的底线,其实质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就能做到认真评估决策的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从而处变不惊、守住最后防线。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管理有自己的底线。高校课堂教学是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这一阵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道德养成的作用之大、影响之深是其他任何阵地所无法替代的。主阵地任何时候也不能丢,课堂教学中必须理直气壮地唱响主旋律,设置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不可逾越的底线,规范教师言行,防患于未然,解决好教书与育人脱节的问题,传递课堂教学最大正能量。

高校学生在网络生活中也要有底线思维。2013年8月15日,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青年大学生要把“七条底线”内化为内心准则,正确认识网络上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不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和低俗之风。

2.2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

教育部2000年就提出: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14] 2015年9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把政治标准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聘用考核的首要标准。要着力提升网络运用能力,遵循信息网络规律,把掌握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操作技术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必备能力,练就运用“网言网语”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过硬本领。要着力增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着力提高网络评论的能力。要切实增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能力,强化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甄别、抵制、批判能力,学习掌握抵御防范网络攻击的技术规范和技巧。[15]这是对网络背景下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

必须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选拔和配备、培训和提高。在网络宣传过程中,网页质量高,网络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艺术性强,吸引力就大,访问量就大,效果就好。高校领导要定期就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理论研讨、形势研判和工作部署,有计划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技能培训和工作规范、工作纪律培训,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有效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和思想疏导工作。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整体实力,以适应网络空间的形势要求。

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要有“阵地不能丢”的忧患意识,除了利用好传统媒体外,还要把现实中的交流与网络交流以及其他新媒体的交流结合起来,参与到学生微博、微信的互动中,在情感的沟通中传播正能量。

必须增强对网络空间舆情的政治敏感性。当前一些从事宣传思想的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感性,认为信息网络作为一种技术,是一种工具,而且网络空间言论自由,是没有意识形态性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高校的各级领导、教师,特别是理论思想宣传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能够对网络中的非社会主义的信息和思想传播有洞察力。这样才能把握校园网络中意识形态的动向,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应对、化解并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 

2.3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精神现象,兼有“社会水泥”和“社会炸弹”的功能,既可以凝聚人心,促进社会的稳定,又可以激荡人心,导致社会的动荡。[16] 这就需要我们对各种意识形态及其内容进行整合,发挥其“社会水泥”的聚合作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具有凝聚力的“水泥”,其重要功能是批判和抵制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社会炸弹”——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从而产生凝聚和统一作用。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党的十七大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17] 主流意识形态应该是一个兼容并蓄、开放大度的体系,要善于甄别、敢于接纳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蕴涵的意识形态观念,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和整合其他有益的意识形态的内容。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8]理论只有具有科学性和吸引力才能被大学生接受,才能产生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理论研究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手段。“能否科学论证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时代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和必要性,对现实中马克思主义面对的挑战和冲击作出有力回应,是解答和消除人们思想中各种疑惑,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键”。[19]只有与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不断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推进理论创新,才能赢得广大师生的认同,才能切实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和导向力。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和激励。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人格素养,这些精神和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能够形成统一的社会理想和价值体系,对社会的稳定和统一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深入实施《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符合主流价值要求的校园文化,实现以文化人,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察和精神共鸣。

借助网络的力量和作用。网络的迅速发展已经证明,不可能通过封锁的方式控制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网络上所有虚假的信息最终一定会被真实的、正确的信息覆盖。马克思当年曾经针对报刊——相当于当今的互联网——这种主要的传播媒介指出:“即使年轻的报刊每天都使自己遭到非议,即使恶劣的激情渗入报刊,人民还是通过它来了解自己的状况,并且知道,报刊中尽管存在着种种由于怀有敌意或缺乏理智而产生的毒素,但报刊的本质总是真实的和纯洁的,这种毒素会在报刊的永不停息的滚滚激流中变成真理和强身健体的药剂。”[20]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既要正视网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应看到网络在宣传工作中的重要平台和媒介作用。从长期来看,网络必定成为沉淀真理的海洋,给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保障。

2.4创新理论传播的方式方法

考量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是看能否为青年学生所接受、认同和掌握。因此,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要创新观念和方法,密切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转变传统的“话语模式”,把主旋律教育与健康向上的求知和审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舆论,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增强网络传播的亲和力和渗透力。同样一个理论,传播理念、表达手段不同,网上舆论引导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要切实在话语转换的理念和策略上实现转变。一要实现从单向度到多元互动的转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和接受者之间应改变“自上而下”的灌输式的表达方式,转变为双方平等、相互尊重、相互转化的交互主体关系。二要实现从居高临下的灌输到日常引导的转变。我们在肯定灌输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传统的高势位灌输模式已经引起了大学生的拒斥和反感。要改变传统的话语表达方式,将高校意识形态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在“90后”大学生生活方式中的日常表达。三要实现从高端包装到生活化的转变。要改变过去那种塑造“高、大、全”的榜样形象的做法,多宣传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学生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真实性,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思辨中接近、接受事实真相,重构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性判断能力。四是在语言风格上实现转变。使用丰富多彩、幽默诙谐的文体风格和流行的网络语言,抓住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学习生活中的焦点问题,软化硬理论,摒弃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式和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宣传的实效性。

2.5整合校园文化大环境

校园文化是高校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文化渗透的文化屏障,更是塑造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整合大学生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高校必须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要着眼于精神培育。把主流意识形态嵌入到学校校训、大学精神中去,有机融入到校园环境中,让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突出校园文化的思想内涵,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培育一批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优良传统、办学特色,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成果和品牌。

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积极引导作用。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校园网络以其随时更新、滚动播出、信息丰富、图文并茂、迅速快捷等特点很快成为深受师生欢迎和亲睐的媒体形式,己经成为高校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大有作为的媒体形式。

先进模范典型的宣传要在“可信、可学”上做文章,让典型事迹真正信得过、看得懂、学得到。要关注凡人善举,坚持开展身边典型事迹宣讲活动,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构建发现培育典型、宣传学习典型、关心关爱典型的长效机制,培育典型群体,张扬文化形象,发挥其激励不范引领作用。

3.结语

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网络的迅猛发展已经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战略高度,增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理性审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高校应该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使网络成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平台,从而更好地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参考文献

[1]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2]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9/09/c_125349351.htm

[3]转引自赵启正.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J]世界知识,2004,(5)http://qiannianyao.bokee.com/3794809.html

[4]阿尔温·托夫勒在《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的知识、财富和暴力.刘炳章,译.[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6]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信息革命与国际关系》[M].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0页

[7]See Sean Selin:Governing Cyberspace:the Need for an International Solution,32 Gonz.L.Rev.365.

[8]转引自张骥:《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0页

[9][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红、周怡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10]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62

[1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4页

[1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59号文件)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1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10号

[15]《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党[2015]31号http://www.moe.edu.cn/srcsite/A12/moe_1416/s255/201510/t20151013_212978.html)

[16]董岗彪 刘莹.意识形态理论视角的大学校园文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12),25-26.

[17]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19]吴怀友.《全球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155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53页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西路555号安徽新华学院
电话0551-65872328    邮编:230088
联系我们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