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简报(总第33期)
2020-06-30

2020年第1期(总第33期)

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             2020年6月

 

本期目录

 

●近期要闻

●课题研究

●素质讲堂

●理论动态

 

 

 

 

近期要闻

 

 

●校友网全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出炉,安徽新华学院省内六连冠!并连续三年稳居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行列

        2020年1月6日,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编制完成、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2020中国大学排名1200强、校友会2020安徽省民办大学排名等榜单。

       报告显示,在最新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20安徽民办大学排名中,安徽新华学院综合实力最强,雄居校友会2020安徽民办大学排行榜榜首,荣膺2020中国五星级民办大学(5★)美誉,安徽新华学院连续六年问鼎该榜单第一,连续三年稳居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行列。

      艾瑞深研究院中国校友会网是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大学评价咨询研究机构。自2003年起,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连续18年发布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国一流学科排名等榜单。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已成为中国极具影响力、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大学评价领先品牌,是每年全国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挑选大学和学科专业的重要参考。

      安徽新华学院是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学校成功获批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连续多年在腾讯网、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等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排名中均位居安徽第一、全国第一方阵,学校人才培养能力与办学水平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学校坚持“厚德、求真、博学、创新”的校训,秉承“教育为民,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走地方性、应用型之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内涵式发展与特色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育人能力与办学实力,努力建成“全国知名、特色彰显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安徽省教育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安徽省民办教育系统疫情防疫工作有序开展

       安徽省教育厅2月29日消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省民办教育系统切实贯彻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安排,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多措并举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全力以赴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负面影响。

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政治责任

       疫情防控之初,安徽省民办教育协会向全省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学校和教育机构发出倡议,号召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担负起社会责任,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各校成立了由书记、校(院)长担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校领导深入抗疫一线,靠前指挥。各二级单位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健全包保工作责任制。安徽新华学院建立“校—院—班级”三级防控体系,各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做到预防为主、联防联控、及时处置;合肥科技职业学院迅速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细分六项小组,实行领导负责制;合肥财经职业学院院长住校坐镇指挥,学校党委第一书记、常务副院长等领导始终坚持现场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在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民办学校的举办者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向安徽医科大学捐资100万元,支持该校为疫情防控和医护工作者购买紧缺医用物资。

加强党的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各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疫情防控中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安徽新华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合肥科技职业学院、合肥财经职业学院、万博科技职业学院等学校师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他们有的主动申请参与家乡一线疫情防控工作,有的作为当地志愿者协会成员服务当地群众,有的响应所在社区号召参与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有的通过购买捐赠防护物资、捐款等支持武汉抗击疫情。安徽巢湖春晖学校党委动员全体师生员工共3673人次参与捐款,筹得爱心捐款22.8万余元,位列巢湖市153个捐款团队中第一位;为积极响应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的号召,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全体师生共筹得募捐款项35561元,合肥科技职业学院全体学生共筹集募捐款项29282.28元;舒城县仁峰实验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同志组织教职工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活动,献血量累计12600cc,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财务处处长蒋琴同志主动到居家附近的献血车献血200CC;万博科技职业学院优秀党员朱彩娣通过“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心理援助专区,为群众开展免费线上心理咨询工作;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迅速行动,成立由18人组成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小分队,深入到合肥市丽水家园小区、双岗街道、天门湖新界小区等多个疫情防控点开展服务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一校一策”制定方案

       各校结合自身实际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精心组织科学谋划,以体制机制建设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安徽新华学院、合肥财经职业学院等学校制定并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延期开学方案、师生返校方案等,并根据疫情发展和形势变化,及时跟进做好最新预案;合肥科技职业学院通过“人盯人”制度,组织学生注册“钉钉”账户,做好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信息管理平台“线上打卡”相关工作。

落实分类防控,准确掌握师生信息

       各校分类开展师生疫情的摸排统计工作,全面掌握师生寒假期间行程动向,加强重点疫区师生的管理,同时建立起疫情防控排查日报零报制度,每日向省教育厅报告师生疫情情况及工作动态。合肥新康中学针对全校35个教学班近1500名学生的春节即时动态,安排所属班主任每天填写健康摸排报告,并通过QQ群、微信群进行预防宣传;安徽新华学院充分发挥组织体系作用,准确掌握师生情况,同时加强在皖外籍师生管理,为春节假期留校的留学生分发食品等应急物资,并安排专人指导并帮助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坚持“六个一律”,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各校切实加强校园封闭式管理,坚决做到“六个一律”,进出学生公寓必须实名验证并检测体温,图书馆、食堂实行人流量限制、错时使用、分区就餐,防止人员过于集中。安徽新华学院、安徽三联学院等校下发疫情期间校门封闭管理暂行规定,严控外来车辆及人员进入校园。校内车辆及人员凭有效证件进入校园。学校进出口处设疫情检查点,所有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校园,必须经防疫人员检测体温、消毒。

开展线上教学,停课不停学

       疫情防控期间,所有课程教学形式调整为线上教学。各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线上教学工作指南,组织教师线上教学培训,提高教学实效。截至2月24日,全省民办大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实现线上开学。合肥八一学校小学运用微信平台开启“教学+寒假作业+课外知识拓展”教学模式,初中采取在线答疑辅导+电子课本视频进行指导教学,高中利用课件和视频资源平台开展线上辅导;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针对疫情开设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线上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信心做守法爱国的大学生》主题,激励学生树立信心担当报国使命。针对线上教学有困难的师生,各校采取“一人一策”、“一人一案”,确保教师线上课堂不空堂、学生学习一个不落下。

引导舆论氛围,筑牢防疫思想阵地

       为使广大师生及家长科学理性认识疫情、掌握有效的预防措施,各校利用学校官网、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和有关信息,增强师生防控意识、提高防控能力、担当防控责任。安徽新华学院院长手写《致新华学子的一封信》,勉励同学们肩负社会使命,培养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艺术学院与文传学院师生用诗创作、朗诵、原创歌曲为抗击疫情加油助力;合肥新康中学高中部学生录制防疫知识视频上传至抖音平台,目前点击量已突破2万。各校还通过开展线上心理辅导,组建心理咨询辅导站,帮助师生释放疫情期间的心理压力。

强化后勤管理,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各校对校园内值班区域、公共区域和生活区进行重点消毒,及时转运生活垃圾,清理化粪池、疏通下水道;全面清理校园卫生死角,包括学生宿舍楼、教工宿舍楼、办公场所、教学楼、综合楼、食堂、酒店、垃圾中转站、商业街等所有部位;严格执行食堂食品原材料釆购、加工、售卖、储存等操作规范,餐具、用具按疫情防控要求消毒后使用。为保障食品安全,避免人员聚集,安徽新华学院设立食堂及餐饮经营单位员工晨检和健康申报制度,制定错峰就餐时间表,提供打包送餐服务。合肥科技职业学院设立疫情防控环境卫生工作方案,并制定校园隔离区管控办法,保障学院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制定政策预案,落实各项服务保障

       当前,防控物资短缺是普遍性问题。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落实疫情防控经费,建立采购“绿色通道”,积极储备好校园生活必需品和口罩、酒精体温计等防控物资。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合肥尚美艺术学校出台专项奖学金政策,为本校抗疫医护人员子女减免学费;安徽新华学院设置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安排独立公寓楼作为临时隔离观察区域,承接省大中专网络专场招聘会。

●我校召开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建设与评估研讨会

       6月19日下午,我校召开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建设与评估研讨会,会议围绕基地建设和迎评工作展开了充分讨论。副校长杨世国、科研处、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以及部分专兼职研究人员参加会议。研讨会由科研处长兼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黄仿伦主持。

       会上,黄仿伦对2019年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的工作做了简要总结并提出2020年度工作要点、以及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处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皖教科函〔2020〕1号)文件精神,迎接省教育厅对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的评估工作。与会人员主要围绕学术队伍、物资条件与经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基地管理等方面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尽快制定出《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评估工作方案》。

        最后,副校长杨世国要求大家通过研讨,充分认识到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建设和迎评工作的重要性,要明确责任对标建设。目前,第一要务是制定迎评工作方案并加快实施,重点从六个方面做好迎评工作,完善运行机制,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完成学术委员会换届,收集整理近5年科研项目和成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以及办公室、实验室、资料室达标建设。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加快建设,确保我校基地评估顺利通过。

●我校顺利举办“青春在奉献中绽放”2019-2020年度“云表彰”大会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表彰广大华园优秀青年教师和学子,发挥榜样的力量,引领华园青年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6月1日,我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青春在奉献中绽放”2019—2020年度“榜样的力量”表彰大会。出席本次表彰大会的有校领导,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受表彰团体及个人、教师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同时有近2万名团员青年通过“云录播”的方式收看。

       大会在华园学子“云合唱”改编作品《生命因你而火热》中拉开帷幕,大会分为“追寻赤子心”“青春奉献时”“传承五四魂”三个篇章。第一篇章采用“云表彰”的形式分别表彰了“学校优秀共青团干部”“学校新媒体建设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安徽省优秀大学生”“安徽省十佳大学生”等5个奖项。

       第二篇章“云表彰”了“疫情防控志愿者”“五四青年标兵”,现场表彰了“校园杰出青年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并由校领导为受表彰个人及团体代表颁奖。

       第三篇章现场表彰了“先进团支部”“示范团支部”“活力团支部”“精品社团”“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分会”“五四新媒体建设先进单位”“疫情防控先进团总支”“校级五·四红旗团总支/团工委”“全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由校领导为受表彰个人与单位代表颁奖。

 

 

 

 

课题研究

 

 

2020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重点课题招标公告

 

各单位、各部门: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现设有四个研究方向:1.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2.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4.通识教育比较教育。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要求,《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和《安徽新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中有关基地开放基金项目的规定,现启动2020年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重点项目招标工作,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招标项目名称

A1

“颜色革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

A2

“四新”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研究

A3

地方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研究

A4

数字动漫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创新应用研究——以皮影艺术为例

A5

大数据时代基于博弈论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

二、投标条件

1.项目申报者应具有完成招标项目的能力,讲师职称及以上水平;

2.项目申报者必须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组织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任实质性任务;

3.每位申请者限报1个项目,每个项目资助额度为2万元;

4.项目组的组成必须征得成员同意,否则视为违规投标。鼓励跨单位联合投标。

5.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省教育厅重大、重点、一般科研项目(含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含教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2)自2013年以来,因学术不端行为受到查处的。

三、研究期限及资助

       研究期限为2年,每个项目资助额度为2万元。

四、项目结项要求

1.凡校外投标者中标的,安徽新华学院根据重点基地开放基金项目管理规定与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签订项目研究协议,报请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后下发立项通知。

2.项目成果的第一署名单位须为“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项目成果必须将项目作为第一资助标注,格式为:“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项目(项目批号)”,项目批号按照教育厅立项通知中的编号填写。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以办理结题:

(1)项目研究成果、研究或咨询报告被省级及以上党政部门采纳并出具采纳证明;

(2)成果形式为论文的,公开发表三类论文二篇;

(3)成果形式为专著的,必须正式出版。

4.项目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所有。

五、投标要求

       申报者填写《项目申报书》(附件1)、《重点项目投标评审书》(附件2)、《课题设计论证》活页(附件3),依据选题进行设计论证,于2020年4月13日前电子版发送至869872003@qq.com邮箱。纸质版待后面通知送达。

联系人:林斗秀(电话13514957213;微信psyldx2008)

 

附件1:项目申报书

附件2:重点项目投标评审书

附件3:《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2020年3月23日

 

 

素质讲堂

 

 

安徽新华学院万名师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

       4月23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在线观看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与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安徽专场直播。

       本次“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安徽专场,邀请了曲建武,姚本先、董玉节、汪兴福四位教授及安徽援鄂抗疫医疗队总领队、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汪天平作为主讲嘉宾。分别以“做新时代爱国的大学生”“同上一堂课,同‘心’抗疫”“在战‘疫’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战疫’中的 制度优势”“让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绽放”为主题展开,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探讨如何塑造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引起了师生们的强烈共鸣。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李智表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时代在前行,我们大学生要勇于担责,敢于担责,也必须担责,时代呼唤使命,担当成就未来。疫情虽然对生产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民族精神的积淀,相信我们必胜,崭新的春天也必将属于我们!。

       “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只要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曙光就会降临。”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学生张丽娟在看完直播后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小刚表示,本次战‘疫’思政大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课程聚焦疫情防控、紧扣热点话题,聆听后深受教育和启发。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把抗“疫”事迹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讲好战疫故事,自觉承担起新时代讲好思政课的重大使命。

       教师宋晓燕表示,防控疫情是一场大仗,硬仗,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将这堂课体现出的为战胜疫情而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和为挽救人民生命而情同手足的大爱真情在教育教学中接续传递。

       学习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线上讨论,同时,组织因课程冲突没能观看直播的学生,通过视频回放方式进行学习讨论。此外,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求全体授课教师要结合本次学习内容,在思政课教学中不断深化认识,及时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措施成效以及抗疫防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等贯穿融入思政课教学,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精心设计,讲好战疫故事,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理论动态

 

               

变革与创新中的高等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视角

       摘要:由现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先进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在促进为时代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使得推动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已成为新常态。现代信息技术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高等教育理念、环境、教学资源以及高校学生学习方式上的变革。在ABC时代,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也要顺势而为,努力推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智慧型校园建设、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打造高等教育共同体,推动高等教育向全球化迈进。

一、高等教育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历程

       从博洛尼亚大学1088年创办至今,高等教育已走过了900多年的历史。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带来高等教育的第一次革命,带动高等教育创造出“规模化、专业化、流程化、标准化”的工业教学模式。进入21世纪,由现代信息技术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磅礴之势席卷全球,现代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先进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在促进为时代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面对现代信息技术浪潮,2010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动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已成为新常态。

       2018年教育部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

       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与此同时,欧盟颁布的《数字教育行动计划》明确表示,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成为欧洲教育政策的优先事项。高等教育如何在信息时代进行变革与创新,是我们未来一段时间内思考与行动的方向。

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变革

       一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传播提供多元化信息渠道的同时,也在“重组”高等教育的诸多要素。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正在推动高等教育向智慧教育发展。教育目标不再单是高分数,而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他们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还须具备应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高能力以及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是高等教育环境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正在不断改变高等教育环境,使现代高等教育环境发生质的改变。通过智慧教室,师生可实现无线投屏互动、在线答题、自动考勤等功能。

       三是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融教材、数字资源、学科工具、应用数据于一体,内容丰富、知识立体、存储持久、更新及时。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比如微课、虚报仿真模型等,学生可随时提取应用、直观易懂,其优越性不言而喻。

       四是高校学生学习方式上的变革。移动学习、MOOCs、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的出现给学生带来了更多选择。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能动性被极大释放,使高等教育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更会推动个性化定制学习模式的产生,使高等教育学习生态形成一个新的生态景观。

三、ABC时代高等教育创新

       面对人工智能的汹涌澎湃、信息化时代的风起云浦,我们必须在ABC(ArtificialIntelligence+BigDate+CloudComputing)时代乘势而上,因势而为。

       一是推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创新。高校的优势在于能够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基础的高端人才。信息技术时代,高校要继续发挥这一优势,创建最具有特色的MOOCs课程体系,实现成体系MOOCs教学。高校还可利用寒暑假,推出在线学习、开学考试的假期在线学分课程,为学生创造 灵活的学习环境。

       二是推动智慧型校园建设创新。探索MOOCs与大学传统教学结合的模式和途径,利用智慧教室、直播课堂,推动“网络课程+教授面对面授课”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促进传统高等教育范式向混合学习模式改变。

       三是推动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建立校际之间学分互认机制,打造定制化管理体系,建立终身学习管理模式,使高校不再是人生阶段性学习的驿站。

      四是打造高等教育共同体。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正在推动高等教育向全球化迈进,我们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共商高等教育合作大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养现代化科技人才。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要顺势而为,在拥抱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

(摘编自《中国大学教学》2019年第6期作者:徐飞)

 

 

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教育路径探讨

郭凯 陆雷娜 况志华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新的内容之一,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即培养企业家精神。主要分析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探讨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教育的路径,并提出培养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综合素质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正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创新与改革的热点问题。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所需。目前,创业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我国创业教育的理念、目标及教育模式,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总结。

一、关于创业教育与创业综合素质的内涵

(-)创业教育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首次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所谓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开创性思维与企业家精神,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创新、善于创造并具备一定管理技能的人。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综合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创业综合素质的内涵

       创业教育,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是集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为一体的创业能力,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各内容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

       第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业者创业不仅是为满足个人生存和成长需求,更多的是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感和探索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实质,也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二,坚定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创业的前提,对于大学生而言,浓厚的创业兴趣、远大的创业理想是必备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创业成功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等。

       第三,卓越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主宰创业的关键,决定创业结果的成败。创业能力是在创业活动中所需具备的能力和本领,主要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其要素主要包括:责任感、开拓进取、自信自立、善于沟通合作、吃苦耐劳、乐观、诚实守信和毅力等。

       第四,健康的创业心理。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创业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特征,是创业者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取得创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创业心理品质主要有:坚定的创业信念、不屈不挠的创业意志、能够经受住挫折的勇气、乐观平和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等。

       第五,突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创业者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在创业过程中开拓进取,取得成功。

       第六,充实的创业知识。创业知识是指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创业方向的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创业有关的政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专业知识、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其他综合性知识。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新技术革命的内容、企业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以及企业家成功的经验等都是创业成功的知识保证。

二、大学生在创业中表现出的素质缺陷

       从大学生自身分析,创业失败主要在于创业实践经验不足和创业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创业兴趣较浓但行动滞后。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有较浓的兴趣和意愿,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正确描述创业和了解创业,并且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认识基本相同,但现实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人数不多。部分拥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创业思想和理念还不成熟。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仅仅是因为偶然的因素而非出于强烈的创业需要,甚至是没找到满意工作的无奈之举。

       第二,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亟待提高。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创业综合素质中最外显的部分,是创业综合素质的核心。大学生有理想、有知识、有激情,这是独特的创业优势,但是,不少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单一,接触社会较少,缺乏社会人际关系和商业信息,创新意识不足,且没有把知识内化为素质和能力,难以达到创业的要求。还有的学生缺乏学习能力,不能够借鉴成功经验进行创新再利用,有的缺乏企业管理能力,导致最后成为孤家寡人有的缺乏创新思维,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创新产品和运营模式。

       第三,创业心理素质有待増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优柔寡断或急于求成,不筋理性客观,心理比较脆弱,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情绪不够稳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个人主义比较严重,缺少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诚信意识、抗挫折能力弱。

       第四,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不足。创业知识是成功创业的基础。调査发现,很多打算创业的学生只是非常期待和憧憬创业后的成功,却没有储备足够的创业知识。大多数学校很少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企业对在校生创业行为的支持度也不高,加上部分学校给学生的创业实践形式和内容渠道简单,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生需求。

       第五,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多数高校还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中,没有配备相应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师资和教材,缺少比较系统的创业教育。虽然大多数高校都已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就业指导未根据大学生的个体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授课教师大多不具备创业的经验,仅限于知识讲授,专门针对创业教育的课程不多。

三、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教育模式探索与分析

       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培养涉及面广,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形成合力推进,要在继续弘扬大学生创新精神、建立创业实践基地、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拓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创业综合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

       要建立稳定的师检队伍,加大创业教育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引进力度,通过有计划、分批次安排教师到对口企业实践,参加各种进修班、学术会议、到相关院校学习、内部培养等多种方式,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鼓励推行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在社会上聘请成功的企业家并在校内选拔具有丰富理论知识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制定完善的师资培养计划,鼓励教师在职攻读更高的学位,参加各种创业教学技能竞赛,对外培训服务,举办科研成果、教学改革创新交流会,丰富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

(二)完善创业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

       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学教材等方面,多角度精心设计创业课程体系,结合创业实际需求,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优秀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业类人才。高校可在大一学生中开设创业学理论必修课,在高年级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必修课,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开设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选修课,将学生个性发展与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与课程体系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创业品质。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创业综合素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特别是发散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考。交流式教学与主动式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教学实践,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实践自主性,培养大学生实际运用创业知识的能力,掌握创业方法途径,进一步突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营造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培养的良好氛围

       首先,完善校园创业文化环境建设,可创设大学生创业中心,鼓励学生带着创业项目入驻,按照公司的运行方式组织、管理其团队的运营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其次,通过开展SRP大学生实践研究、创业计划大赛、SYB创业培训等课外活动,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再次,加强高校与企业“联姻”,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完善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联动高校科研工作,促进科研创业双发展。高校创业教育应更多地与大学生科研工作联动。高校应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再通过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大学生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而对大学生创业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也可以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加以解决,辅助创业项目顺利开展。当然,良好的创业环境不仅仅包括校园文化的营造,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高校在学生创业中所进行的科研、专利研发等工作中给予必要的支持。创业资金难筹集是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阻滞。对此,学校可在初期投入一定数额的启动资金成立创业基金,待学生创业成功后取得一定经济收益对投入加以回收,而回收的资金循环“投资”大学生创业项目,以“大学生创业”养“大学生创业”。

(四)提高大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和创业环境,还需要提高开拓创新能力,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财务运营、行业选择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特别是在校期间有意识地培养与他人的协作能力。大学生创业需要在充分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通过严谨和系统地分析研究,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市场需要、对某一行业熟悉程度,理性选择自己的创业之路。

(五)实行创业综合素质教育全程化

       首先,在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思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创业教育模式和内容,不同专业应设置不同的创业教育内容,扬长避短。其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注重创业意识的培养,主要开展GYB创业意识培训,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开设SYB创业培养,对于已经创办企业的同学,可以开设EYB培训。再次,在课堂教学中上,要采用互动式、体验式培训、模拟创业过程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风险防控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管理经营能力;在深下实践中,要积极开展创业咨询、创业辅导和创业资助等相关支持。最后,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等,整合优势资源,为学生创业提供场地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六)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资源

       政府、社会和学校的指导、支持和保护等一条龙服务,应贯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政府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引导者,可通过制定行政法律扶持政策、金融财税扶持政策、设立创业平台、开展创业培训等,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建立大学生创业的贷款担保体系和创业基金体系,为大学生们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技能培训、咨询服务、创业融资及相关法律服务等。

四、结语

       总之,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主要渠道。高校要以创新的思维与眼光,开拓提高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各种教育路径,并将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切实推进创业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成果,真正培养出综合素质更强的创业型人才。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JYC014)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盗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YBXM04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沈静雯.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实践与对策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14.

[2]刘賛.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创业敎育体系研究[D].陕西:西安科技大学,2012.

[3]丁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4]周男.大学生创业素质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3.

[5]张晓玲.基于创业素质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敎育研究[D].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201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西路555号安徽新华学院
电话0551-65872328    邮编:230088
联系我们    媒体报道